3月29日,電視劇《棋士》播出至第7集。我見有劇迷說,看這部電視劇,本來是奔着高智商犯罪來的,可最終發現,這部電視劇更像是低智商犯罪。這種說法,應該代表了部分劇迷的看法。經過7集追劇之後,我對這一看法,說一些個人想法。

電視劇《棋士》要想高質量,需要走高智商犯罪路线呢,還是走寫實路线呢?我的個人看法是,應該走寫實路线,而不是高智商犯罪路线。其實,國內國外,高智商犯罪的影視劇作品已經非常多了。很多高智商犯罪的內容,更是用電影語言的方式,實現了視聽上的升級。但這類作品給人的整體感覺便是,不真實,虛構與假嗨。

作爲觀衆,我們顯然是不太愿意相信,生活當中的一個普通人,可以實現高智商犯罪的,即便是他的智商相對較高,但是,在現實的環境當中,去實現電影當中的那些嗨起來的犯罪模式,是不容易成立的。高智商犯罪,和現實主義,是兩條路徑,很難實現重合。

而對於電視劇《棋士》而言,它播出到第7集,真正的價值,不是犯罪本身,而是男主角和男配角是如何從普通人、尋常人一步接着一步走向犯罪的。甚至於,他們的那種被動過程,才是最有價值的。我們看完了這樣的電視劇之後,不是爲犯罪內容覺得爽,而是對着犯罪本身進行反思,我們的社會,能否把這類犯罪拒絕在萌芽狀態。

所以,在《棋士》當中,越是寫實,才越是有價值,越高超出正常人範疇的高智商犯罪內容,越沒啥價值了。正因如此,在這7集的劇情當中,我認爲,王寶強們是成熟的,成功的,知道走現實主義路徑的重要性的。截至目前,男主角和男配角都沒有走出高智商的犯罪路徑,都是在正常人的思考範疇當中的。

展开全文

尤其是男主角身邊的那個跟班小老弟,明明智商很低還要裝出高智商的狀態來,則屬於咱們很多人的生活常態。這位小老弟的角色塑造,具備着很大的寫實基礎。在男主角和這位男配的聯合犯罪當中,這位小老弟的低智商,屬於真正的臭棋和不穩定因素。而反倒是因爲臭棋和不穩定因素的大量存在,整部戲,更偏向寫實,而不是高智商犯罪的爽劇自嗨。

對於《棋士》這部電視劇,我比較擔心的反倒是王寶強團隊最終讓劇情走向爽劇模式,男主角智商开掛,吊打了所有人,實現了犯罪。劇作一旦這樣,就喪失了現實層面上的思考價值。而《棋士》按照現在的樣子,看似男主是高智商,實則他策劃的內容,還是在尋常的範疇當中,還是站在地面上的,那這部戲,就依舊有現實主義的價值。

《棋士》在“老實人犯罪”的維度上,和電視劇《狂飆》是相同的。不過,《狂飆》當中,男主角張頌文一臉的諂媚相,看着便油滑很多。他在《狂飆》开局飾演的賣魚郎這樣的老實人,是不足以讓人信服的。張頌文在演技上的短板,也是臉上的媚相。這種短板,在《清明上河圖密碼》當中,也呈現得過分明確,最終造成這個角色有些立不住。

與之相對的,則是王寶強身上和臉上,沒有諂媚相,沒有油滑的氣息,而是真正的老實人的面貌。換言之,在《棋士》當中,王寶強還是《hello!樹先生》當中樹先生的樣子,是底層的、被侮辱與被損害的那批人的樣貌。在中國男演員當中,有這種真實質樸感的演員不多見。

所以,《棋士》在講“老實人爲何與如何走上犯罪道路”的這個故事上,要必《狂飆》更有寫實價值,王寶強的個人演技表現力,也爲這部戲貢獻了巨大的力量。我想,大家看《棋士》,肯定不是奔着高智商犯罪來的,而是奔着看完了之後,思考如何避免老實人犯罪來的。所以,开局說《棋士》是低智商犯罪,所以不好看的,這說法,就站不住腳,屬於外行話。(文/馬慶雲)
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
標題:《棋士》7集過後,爲何搞成低智商犯罪?只有這樣,才能盡顯真實
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1944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