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知道的,我們PC獵人運氣一向很好。”
雖然平時的工作和生活繁忙,但我的中學同學、曾經的老獵人阿韜現在在《荒野》中的進度已經完全爆版,不光1.0版本的珠子和機械武器畢業,連大小金都已經收集完全,現在整日在向我吐槽卡普空更新慢。
但聽到我問起他曾經的獵人生涯,他還是忍不住復述那些我聽了無數遍的《P2nd G》無貓車存檔和《4G》單挑百四金獅子的故事。
“我問你,你覺得怪獵是個什么遊戲?”阿韜起手就給我幹不會了。
“動作遊戲啊,不然呢?”
“新老獵人的認知區別就在這,怪獵不是個動作遊戲,它首先是個打獵遊戲,或者說RPG角色扮演,然後才是動作要素,做的很好的動作要素。”
如果可以,我希望在此標注“僅代表阿韜個人觀點,此暴論與遊民星空無關”。
和許多老獵人一樣,阿韜的怪獵生涯起始於PSP上的《怪獵P2nd G》,回想起入坑的故事,他仍然能感受到當時的震撼,以及一個坑貨表哥的故事。
“我當時是玩我表哥的PSP嘛,我也是看這個遊戲很帥就點進去玩,結果完全搞不明白。PSP按鍵少,《怪獵》系統又比較復雜,結果就是操作繁瑣,動作要分收刀狀態和持刀狀態,大劍攻速超級慢,你把按鍵敲塌了他三秒也就出一刀,切換道具也是要用組合鍵,搞得很費解。”
“那你表哥沒教你嗎?”
“沒,他只想讓我幫他挖蜂蜜。看着遊戲裏幹巴巴的文字說明,我根本搞不明白。”
說實話,我曾經爲了在《怪獵:世界》之前了解這個陌生IP,而在我的3DS上淺嘗了一下“最現代化的老怪獵”——《怪獵XX》,阿韜說這和PSP上的怪獵相比已經好多了,但我現在回想起那時的體驗,仍然一言難盡。
“那你後來怎么就入坑了?”
“他想讓我繼續給他打工,肯定得教教我怎么玩。他說你得給自己想象成一個獵人,打獵前你得了解怪物的習性吧,怪物跑遠了你得追蹤吧,想要抓捕怪物你得找材料做陷阱吧?野外求生的東西也都要會,所以你要會烤肉,會丟染色球,能不帶地圖記住場景結構,還得背過怪物的換區路线。”阿韜現在都還記得他表哥讓他在森丘裏跑步5圈的慘狀,美名其曰“拉練大回環”。
但也是從這裏,阿韜开始逐漸理解爲什么《怪物獵人》會有這么多除了“殺怪”以外的設定。
當然,最後把他留在這裏的,還是“殺怪”的部分。後來,表哥老PSP的三角鍵塌掉了,重金买了個新的,舊機器也就白送給了阿韜,別扭是別扭了點,好在哥倆終於能聯機了。
雖然兩人也就只有寒暑假能一起玩,當時的進度也遠沒達到G位,但那些火龍嘴下調過藥,怪鳥腳邊磨過刀的經歷,現在想起來,阿韜都如數家珍。
其實,不論阿韜當時對遊戲的理解,還是遊戲本身。那時的《怪物獵人》都和後來大衆認知裏的怪獵相去甚遠。被新玩家認爲是累贅的採集、調和等系統,阿韜都很享受。在完全不懂什么叫“動作值”“肉質吸收”“算刀”的情況下,遊戲有一半的樂趣來源於對扮演的代入,另一半則來源於战勝強敵的快樂。
喫我爆桶!
可惜獵人小隊並沒有持續太久,後來表哥舉家搬遷,只有過年能隨父母回來幾天,阿韜從初生牛犢,進化爲了孤獨的獵人。
在我的印象裏,上中學的阿韜屬於“富家子弟”,在班上M的同學們都還在搗鼓MP4、MP3的時候,阿韜用自己後來买的3DS站在鄙視鏈頂端,但代價是……想找個人聯機玩《怪獵》,難如登天。
2000年代紅火一時的MP4設備
現在的玩家一定會覺得,《怪獵》的“遺老”們肯定都是當年掌機一路聯機玩過來的,自習課貓在教室後排,幾個人偷偷挖個蜂蜜、打個水獸什么的,我不否認評論區裏有不少人講述過類似的經歷,但阿韜是真的沒有。
“講真,就算當時咱班上真還有人玩怪獵,我也不會和他在課上玩。老師一抓就是倆,我還得重新再买個機器。”雖然阿韜自己當時沒少被老師抓,但他還是想“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裏”。“但我們當時也不是沒有聯機過,現在想想,那哪是聯機,那得算過年!”
所謂“獵人都是會相互吸引的”,順着傳聞尋獵,阿韜當時找到了幾個同校的獵人,但也僅限口頭交流,經驗傳授。
想要聯機?那費老勁了。
晚自習之後的操場和小花園是中學校園裏的“法外之地”。抽煙的、喫零食的、談戀愛的、玩《遊戲王》的……但這裏不屬於獵人。以上幾位雖懼怕教導主任的手電筒巡查,但抓住無非找家長了事,玩掌機的自帶照明,目標過於明顯,一旦人贓並獲就是人機兩空,最重要的是,大幾百小時的存檔也得灰飛煙滅。因此,阿韜的獵人聚會,肯德基是唯一的選擇。
“我們當時可隆重了,幾個人湊錢點了兩份全家桶喫,和網上那些什么‘點個飲料坐一下午’根本不一樣。”
這當然是有原因的,縱觀整個中學生涯,阿韜像這樣的线下聚會一共就沒約幾次。因爲要找周末,大夥還要住的近、有時間,更別提沒幾個人有手機,都靠口頭約……不搞得隆重一點,都對不起這個千辛萬苦。
有誰還記得這樣的肯德基券?
唯一的例外是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時候。運動會算是學校裏的“亞文化”大爆發,趁着老師們忙着做裁判的空隙,看台上的同學們四處奔走、稀稀拉拉,打牌的、拼膠的、看動畫的共襄盛舉。只可惜那時的屏幕亮度令人遺憾,老獵人們只能找一個帶陰影的角落,用校服蒙在頭上,在字面意義上“悶頭”猛玩。
像這樣“東拼西湊”的獵人聚會,一直持續到上大學的時候。在那個電競遊戲遍地走的年代裏,老獵人就變得更加稀少了。橫跨幾個專業,找幾個同好,再現去肯德基聯機的景象,雖然阿韜也參加過幾次,但總覺得難覓中學“高壓”生活下的快樂,便選擇在孤獨獵人的道路上越來越遠,逐漸“變態”。
在徵战於“任系”《怪獵》時,阿韜也沒忘了他的怪獵“初戀”。再次拾起《怪獵2nd G》的他,除了被3DS“假肢”慣壞了的C手不如原來熟練以外,在獵場上像個神仙。
但這畢竟是個怪物“獵”人的遊戲,到集會所上位,阿韜還是難逃貓車命運。在強迫症的驅使下,阿韜決定只要貓車就強制關掉遊戲再次挑战。
最終,這份“無瑕”的遊戲記錄,成了他逢獵人必吹的勳章。
隨着《怪獵:世界》的發布,阿韜還是免不了成爲了一個“遺老”。
“我不想挑起新老玩家之間的战爭,對於我來說,新老怪獵是兩種遊戲,你很難放在一起比較。你可以批評現在的怪獵首發內容少、配置要求過高,但從遊戲玩法來說,這是兩個東西,沒法一起比較”
阿韜覺得,新世代的《世界》《崛起》《荒野》三作,在理念上是對過去怪獵的延續,但战鬥是經過多年變革的PlusProMax豪華版。
“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,人腦是最好的顯卡,意思是你在看過去的‘馬賽克’畫面時,你的大腦給你補充了許多東西,所以我覺得現在的怪獵就是那種能夠滿足我過去想象的樣子。”
拿《怪獵:荒野》來說,遊戲中不同的地圖有不同的風貌,人們會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演化出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。阿韜說當他玩到這裏,他想起了《怪獵4G》旅團獵人的故事,每個村子都根據特殊的自然環境衍生出了賴以爲生的生活方式。
《怪獵4G》是第一次加入多個村莊的怪獵
但在新世代的怪獵中,過場動畫和更加豐富的細節表現,用視覺彌補了過去靠大段文字描述的背景,阿韜非常享受在遊戲中尋找細節和印證猜測的過程。
在战鬥方面,阿韜就是一副偏“佛系”的樣子了。在過去他還會死磕細節,但現在就更傾向於去玩全武器,體驗各個武器的特色,再找一個打起來順手的。
阿韜曾經也不是沒有玩過TA(時間挑战),最狂熱的幾年也在《世界》“刷過片”,但現在,空闲時間相當受限的生活裏,他更想從一個老獵人的角度來評判新設計的武器是否有趣,而不是追求時間上的極致。
但阿韜發現他自己越來越沒法給出一個“足夠客觀”的評價。因爲武器的花樣太多了,每一樣拿出來從入門到精通都能耍很久,每一種武器都足夠爽到,打不過就用救難信號搖人,甚至有的時候,阿韜巴不得武器能“弱一點”,好讓一只怪的狩獵時間能夠稍微延長一些,因爲“還沒玩夠”。
玩♂夠♂了♂嗎?
在說了許多遊戲本身的體驗之後,阿韜免不了還是要表達一些遺憾。
像是遊戲幀數的問題,已經被網友聲討了一個月,阿韜雖然沒少給我倒苦水,但考慮到大家看都看的眼乏,我們這裏也就姑且跳過,真正讓阿韜感到“往日不再”的是,能夠陪他一塊玩的人越來越少了。
相比網上許多懷念“面聯”的聲音,阿韜並不認爲這是线上還是线下的問題,而是人們彼此之間熟不熟的問題。像是救難信號這樣的“路人匹配”系統,用阿韜的話來說“就當是三個NPC陪我打”, 而能夠和老朋友連麥打遊戲,並不是“面聯”的下級替代,反倒是緊張日常中,能夠把老朋友們拉在一起的高光時刻。
“打了十多年怪獵,這東西對每個老獵人來說都有回不去的過去,但是我的信條是享受現在,也享受過去。”在說了一堆的高光、牢騷之後,這是阿韜最後的總結。
阿韜可能代表不了所有的老獵人,但我覺得他說得沒錯。
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:怪物獵人:荒野專區
標題:爲了弄清新老怪獵哪個更好,我採訪了一個“遺老”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1962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