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短劇出海火熱 闖出“中國範兒”
在北京郊區的一家影視基地,記者還沒進門,就遇到了劇組,仔細一看,手機和單反相機架在穩定器上,拍的是一部微短劇。拐進不起眼的大門,裏面更是一片熱鬧景象。

總台央視記者 楊理天: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,我爲什么要在地鐵裏出鏡?但這真的是地鐵嗎?這其實是影視基地的片場。
在這家影視基地空間站的片場,上午這裏剛結束的是科幻大電影的拍攝,而下午在這裏忙碌的則是一部出海微短劇的劇組。

整個影視城其實都是由一家汽配廠改造而來的,外景街區特意打造了不同的建築風格,就是爲了瞄准微短劇廣闊的海外市場。

中國的古裝、仙俠微短劇服化道精美,細節豐富;現代劇節奏緊湊、情節高能,都很受海外觀衆歡迎。在一家微短劇公司海外劇目排播表上,每天都有十余部中國微短劇在泰國、日本、美國等國家上线。

九州文化董事長 汪家城:有非常多重點的項目,在春節後要密集地开機。我們現在的海外平台,在全球覆蓋了230多個國家和地區,累計下載量有一個多億。
微短劇觀衆 凱瑟琳·科爾尼:我喜歡在手機上看電視短劇,因爲它們節奏快,總是扣人心弦。因爲它們很短,我可以在休息時、睡前或排隊時看它們。
作品輸出到制作輸出 微短劇探索出海新路
微短劇的上新速度遠遠跟不上海外觀衆的需求,特別是出口到小語種國家的譯制劇翻譯效率太低,從擦除字幕,到翻譯成片要半個多月的時間。爲了加速出海,團隊在春節後用上了人工智能。

九州文化海外平台負責人 劉金龍:我們通過AI在一周內就可以完成。這個月發行,下個月在全球14個國家和語言地區就可以同步進行上线。

雖然譯制劇快速打开了國際市場,但僅靠翻譯和配音國產劇難以滿足不同文化背景觀衆的口味。目前,中國的微短劇公司开始從輸出作品到輸出制作能力的轉變,在美國的一個片場,導演正在用中國的微短劇的拍攝手法,比如鏡頭在男主角的臉上要停留多少秒;怎么用一組快速鏡頭展現劇情反轉,並且要求演員在短時間內展現情緒爆發點。

微短劇導演 肖穎:我是2023年底开始在美國拍攝短劇的,短劇能在一兩分鐘之內就能迅速抓住觀衆的注意力,美國觀衆有很好的付費習慣,我已經和100多位演員合作了,今後會更多。

不只是拍攝手法,就連劇本都是中國出口的。這場戲就是國內將故事框架、提綱列好,主創團隊根據當地文化填的“肉”。比如生活習慣、俚語、場景等等。甚至“進門換不換鞋”這種細節,都會根據不同國家來替換。
九州文化董事長 汪家城:這種模式落地很快,我們在兩年內在北美、日本、越南等地都建立了短劇制作基地,每個月有30部左右的本土自制劇上线。

美國數據分析公司公布的《2024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》報告顯示,目前已有100多款中國短劇應用程序投放海外市場,累計下載量近1.48億次,收入達2億美元。
好故事走向世界 中國網文展在新加坡舉行
除了網劇,目前,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,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豐富的中國元素吸引了全球讀者。
這兩天,中國網絡文學及周邊展正在新加坡火熱進行。現場不僅有大量創意展台還有不少互動體驗,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。

總台央視記者 劉暢:我現在在新加坡濱海灣廣場,從春節开始,中國網文IP活動每天在這裏舉行,充滿中國文化特色的展台吸引了大量遊客和民衆前來參觀。

在活動現場,有很多經典IP的互動環節。這個房間裏有一台AI照相機,遊客選擇自己喜歡的IP形象,就可以得到一張專屬自己的IP照片。這棵和網文作品中同款的許愿樹也吸引了很多新加坡民衆前來許愿。
新加坡市民 張建華:我中學的時候开始接觸網文小說,就覺得和以前讀的英文小說有很大的不同,就入迷了,從此就一直讀下去了。

總台央視記者 劉暢:近年來,中國網文在海外的規模和影響力持續擴大。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中文圖書區,中國暢銷的網絡小說總是被擺在顯眼的位置。我認識的一位新加坡工程師還自發翻譯了多部中國的網文作品,字數超過了1000多萬字。

其實,中國網文的影響力不僅局限在新加坡,這些作品通過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、風土人情、服飾和建築等元素,以及在網文基礎上誕生的影視、遊戲等衍生品,已經將其影響力拓展到了整個東南亞地區。

目前,中國網文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已經成爲網文出海的首要市場。中國網絡文學還與當地文化深度融合,通過授權和合作,中國企業輸出了成熟的網文產業鏈,推動了東南亞地區的網絡文學創作和出版。
網文出海更出彩 中國元素成爆款關鍵
中國網絡文學和網絡遊戲憑借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創新技術,在全球範圍內積累了大量讀者和玩家,記者在相關公司走訪時看到,大家都忙着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元素,將中國“好故事”推向全世界。

春節假期剛過,這家網文公司的海外編輯會,佔滿了全部會議室, 大家正在熱烈地討論近期要翻譯出海的作品列表,並且從中找到最符合當下流行元素的爆款內容。
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侯曉楠:我們今年會不斷去優化升級我們的IP產業鏈,把更多中國好故事、好IP能夠帶向全球。

近年來,現代都市、東方玄幻、仙俠等融合東方文化的題材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。由中國網文改編的影視動漫作品也加速走向海外,甚至登頂多國海外視頻平台,所以今年海外團隊和旗下作家的目標是在作品中體現更多中國文化。

閱文作家 吳鑫:作品能火到海外,說明我們中國傳統元素的內核還是非常受人認可的。正在寫的新書也是間諜題材的,會融入我家鄉的一些非遺。

不僅是中文作家,公司籤約的40萬海外網絡作家的投稿每天都擠滿了郵箱,希望能在激烈的網文行業打出一片天。
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侯曉楠:這些海外的作家創作中使用很多中國網文的寫作方法,也會融入很多中國的元素,像中國的熊貓、茶道,包括俠義文化。

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最新報告顯示,目前,中國網絡文學“出海”市場規模超40億元,海外原創作品約62萬部,海外訪問用戶約2.3億。

中國元素不僅成就了網文出海,也讓網遊的制作團隊堅定了未來的方向。成都高新區某遊戲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,正在开發的國風網遊,僅打造“青銅神樹”這一標志性場景,就從跑圖書館、泡文物館到建模調整,整體投入超過一年的時間。因爲他們知道,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精心制作,才能讓作品在全球市場脫穎而出。

成都靈澤科技首席技術官 夏思源:隨着黑神話的爆火,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國產單機遊戲團隊在敘事、玩法、技術實力上實現了跨越,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和海外的團隊掰手腕。

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最新報告顯示,2024年,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185.57億美元,同比增長13.39%,連續五年突破千億元人民幣大關。國產遊戲從商品型消費向文化產品轉變,正在成爲文化出海的重要載體。
網遊網文網劇人:以數字文化展現中國魅力
根據商務部的數據,2024年以網文、網劇、網遊爲代表的文化出海帶動了中國文化服務出口的顯著增長。其中,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出口增幅達到39.3%,進口增幅爲29.5%。以原創爲內核、以創意爲驅動、以科技爲支撐,文化出海“新三樣”已成爲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。採訪中,很多從業人員表示,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:通過自己的努力,讓世界認識中國、了解中國、讀懂中國。
泰國藝鼎傳媒首席執行官 張棟:今年肯定會很忙,今年是橫屏的、豎屏的微短劇的爆發年。

中國網絡作家村運營總經理 沈榮:微短劇其實就是把網絡小說視頻化,我們作家村到今天已經有超過1/3的村民在擁抱微短劇的創作。他們很多越來越注重小說創作的國際化。
浙江傳媒學院學生 吳雨軒:微短劇出海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賽道,大家都看到了這個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潛力,未來的機會一定比我們現在能想象的還要多。

閱文海外AI翻譯質量監控項管 田思源:打算還是在與時俱進的學習當中利用AI賦能,讓更多的故事以更准確、更地道的方式傳達到國外的觀衆那邊去。
遊戲愛好者 葉夫:我喜歡這遊戲,精美的設計和豐滿的角色,比如熊貓。我也喜歡遊戲中的中國元素,比如中國的節日和節氣。

成都靈澤科技首席技術官 夏思源:現在國外單機遊戲題材和遊戲玩法的同質化,對於國內單機遊戲的出海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,希望把更多的關於傳統文化和中國民俗故事帶給全球玩家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標題:外國朋友也愛看微短劇?文化出海“新三樣”闖出“中國範兒”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1893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