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清明節,我們沒能等來“雨紛紛”,卻遭遇了一場“川普式震蕩”。

4月3日,特朗普對全世界發動關稅战。

這波AOE直接導致美股暴跌,科技股血流成河,特斯拉和蘋果市值蒸發超過千億美金。

真正的震蕩還在後面。

4月7日,一覺醒來,朋友圈裏一片綠,5200只個股下跌,這場股災無人幸免,很多人一天賠掉了一年的收益。

港股那邊,恆生指數單日暴跌17%,創下了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慘紀錄。

日本東證指數跌7%,越南股市直接“熔斷”。

最穩的黃金跌落至3000美元的關口,比特幣單日暴跌7%。

特朗普下的這盤大棋很“懂王”,一邊喊出“讓制造業回流”的口號,一邊用關稅大棒收割全球財富。

展开全文

但市場用腳投票,4萬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,全球貿易萎縮預期高達25%。

全世界哀鴻遍野,特朗普依舊臉紅脖子粗,興奮高呼,這是“美國解放日”。

乍一看這是“瘋子總統”的即興表演,仔細推敲,卻另有門道。

01、

特朗普下的這盤大棋,其實就看兩點

短期看,這是“薅羊毛”。

白宮宣稱,關稅战开打後,每年能創收超1萬億美元,相當於美國GDP的5%,美其名曰“給國民減稅還債”。

長期看,這是“逼回流”。

特朗普打的算盤是,爲了避稅,全球企業要么去美國建廠,要么硬剛高額關稅。

但事實上,美國的制造業成本比中國高40%,比越南高60%。

特朗普明知道這一點,還是要使出這一招,有點“傷敵八百,自損一千”的味道。

但在這些表層數字之下,其實暴露的是美國的霸權焦慮。

過去的美國,用“美元、美軍、美國”三件套統治全世界,“911”事件前達到了極致。

但20年後,“三美”逐漸瓦解。

美元霸權被數字貨幣撼動,美軍深陷战爭泥潭,美債堆到了35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。

三板斧失靈,特朗普只能掄起“關稅大棒”這個最原始的武器。

這就相當於,是用前朝的劍斬今天的官,用19世紀的思維解決21世紀的問題。

歷史是個輪回。

早在1930年,面對大蕭條,美國就曾把平均關稅拉高到了59%,引發全球貿易战。

100年後,特朗普再次飲鴆止渴,甚至比100年前還狠。

搞笑的是,100年前,美國用“馬歇爾計劃”重建歐洲,用自由貿易綁定盟友。

這一次,特朗普是對全球AOE,不僅亞洲中日韓遭殃,連歐洲也受到波及,甚至鄰居加拿大也未能幸免。

可謂盟友心寒,小弟離心,走上“孤家寡人”的道路。

特朗普不懂這個道理嗎?

他懂。

摩根大通就警告,這場關稅战會讓美國GDP萎縮4%,550萬人失業,通貨膨脹達到4%。

但他不在乎,特朗普的目的不是經濟,而是選票。

美國前貿易代表奧爾森一針見血指出,這不是關稅战,而是政治秀。

特朗普兩次當選總統,中間拜登上台,只是國際主義的短暫復闢。

當下的這一切,早就寫在美國的霸權基因裏了。

接下來美國會更加漠視國際制度,WTO時代結束了。

這場博弈沒有贏家,美國農民的大豆爛在倉庫,中國开闢巴西新糧倉。

全球化產業鏈的撕裂,讓所有人成了“人質”。

02、

美國更需要我們?

特朗普之心,路人皆知。

那邊的俄羅斯,和美國無實質貿易,關稅是個虛詞;

其他的國家,大多是敢怒不敢言。

所以這場關稅战的本質,其實就是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博弈。

特朗普盡管嘴上說自己是不小心,“我很尊重中國”,但他一系列的操作就是直指中國。

面對關稅大棒,各國紛紛也現了原形。

那些昔日的貴族,立刻變成了“跪族”。

就說我們的鄰居日本、韓國,都被盟友騎臉輸出了,立刻派代表團去美國表忠心,三星承諾在美國投資芯片廠。

歐盟那邊,嘴上說要對美加徵25%關稅,還要動用武器制裁美國科技巨頭。

結果一轉身,又暫停了這一反制措施。

這些“跪族”的想法很現實:怕美國記仇,給自己留後路。

能當“跪族”的還是少數,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,連跪的資格都沒有。

像柬埔寨和孟加拉這些窮國,美國市場佔其出口的60%以上,這次的關稅大棒直接把他們敲暈,他們連上桌談判的資格都沒有。

越南作爲中國的“學生”,在關稅战後加速對接中國產業鏈,今年一季度,中越貨車通關量暴漲40%,越南電子廠70%的零件改從中國進口。

而中國,成爲特朗普最難啃下的硬骨頭。

從4月10日12時01分开始,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起徵關稅稅率,由34%提高到84%。

當美國再度將稅率提高至125%時,中國也迅速反應,將稅率同步提高至125%。

與此同時,商務部發布公告,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,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。

我們爲什么有掀桌子的底氣?

因爲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,逆差規模總體呈現擴大趨勢。

而美國相關產品產能有限,對華出口能力不足。

美國更需要我們。

沒有永遠的朋友,只有永遠的利益。

利益受損,特朗普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。

咱們自然不希望打貿易战,但美國如果執意要走霸權行徑,那自然也會陪着玩到底。

他們要打多久,咱們就打多久,一直打到完全勝利。

對美國而言,關稅战的後果,還不止於此。

電影《讓子彈飛》裏,張麻子鬥黃四郎,他給百姓發了武器,百姓不敢動。

後來張麻子利用替身制造了黃四郎被殺的假象,百姓才一擁而上。

這就是典型的“誰贏,他們幫誰”。

這條定律同樣適用於這次的關稅战。

風雲變幻後,到時候那些曾經屈於美國淫威的國家,也會重新考量自己的選擇。

03、

關稅战的結果,已經被這部電影,提前預言了

歸根結底,這次的關稅战不是空穴來風,而是中美博弈的延續。

21世紀初期,“中國威脅論”就不絕於耳,美國早就對中國虎視眈眈。

這些年的風雲驟變,也讓皮哥想起了一部今年即將上映的電影——《理工男》。

這部電影就用波瀾壯闊的情節,預言了這場關稅战的結果。

當《理工男》的鏡頭掃過中國工廠的車間和實驗室的顯微鏡時,我們已經得到了答案——

真正的勝利,從來不靠什么關稅大炮,而是技術長矛和產業盾牌。

中國理工人代表的科技研發人員,如今已經在全球經貿战場上,成了勝負手。

無論是稀土精煉的分子式,還是半導體光刻的納米精度,背後都是無數中國精英的硬核突圍。

若想撐起這片天,我們也需要更多的“理工男”。

他們奔波在實驗室、在工廠、在每一個被關稅撕裂的產業鏈縫隙中,用務實和創新,縫合撕裂的傷口!

有他們作支撐,“天不會塌下來”。

任爾東西南北風,我自巋然不動。

《理工男》預計暑期和觀衆見面,期待撥雲見日那一天。

文/皮皮電影編輯部:一粒雞

©原創丨文章著作權:皮皮電影(ppdianying)

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
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
標題:特朗普下了一步“大棋”,最後結局,我們這部國產片,已經預言了
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1967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