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雨剪春韭,新炊間黃粱”,當年杜甫的好友衛八處士,感念舊情,冒着夜雨剪來了青鮮的韭菜,端上新煮的黃米飯款待故人的一派盛情。韭菜一年四季都有,但初春的韭菜最是上品,因爲“頭刀韭,謝花藕,新娶的媳婦,黃瓜紐。”經過了一冬的蟄伏生長,這時的韭菜纖維較細,口感尤爲柔嫩,入口滑爽,帶有獨特的辛香味。特別是在清明谷雨節氣前後,正好可以利用韭菜食補養肝。而且,韭菜在民間被稱爲“洗腸草”,有助於潤腸通便,最適合便祕的人群。

好喫莫若餃子,餃子餡莫若韭菜,作爲北方人,我對帶餡的美食情有獨鐘,比如包子、餃子、餡餅之類的,隔幾天就要做一次,不喫還會想,做的時候還要多做一些放冰箱裏凍着,以防不想做飯的時候熱熱就可以喫了。

很多人覺得做帶餡的喫食比起復雜的炒菜蒸飯要簡單多了,但是對於一些不喜歡和面、揉面、發面的朋友來說,做帶餡的喫食可能會感覺做起來像是面臨一次挑战。今天,小龜和你一起嘗試一下不揉面不擀皮,做好喫軟皮餡餅。

餡餅用發面和死面的都可以制做,在和面的歷程中,曾有一種和面的方法讓我喜之不盡:那就是不揉面不擀皮,只用筷子來做餡餅的方法,而且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餡餅薄皮大餡,面皮很軟,即使涼了也不硬,喫起來口感也好,絲毫不輸傳統做法做出來的餡餅。喜歡的你一起來試試吧!

一、軟皮餡餅的做法:

  • 原料:面粉,韭菜1把,雞蛋2個,蝦皮、香油、食鹽適量

  • 制作方法:

步驟1:制作面糊。碗中倒入二小碗面粉,加入半小勺的鹽增加面的筋性,然後少量慢慢地加入一小碗左右的溫水,邊加水邊用筷子朝一個方向不停地攪動面粉,攪到沒有幹面粉,也沒有面疙瘩,直至攪成一個成型且有勁的面糊,拔出筷子的時候會感覺有些費力,然後蓋上蓋子,讓面醒四十分鐘,這樣面的延展性更好。

展开全文

步驟2:准備餡料。先把韭菜擇好洗淨後,放一旁控水,雞蛋打成蛋液備用。

步驟3:制作雞蛋碎。火上坐鍋,熱鍋涼油,油熱後下入雞蛋液,用鏟子炒散弄碎,待雞蛋七成熟時,加入蝦皮,讓蝦皮用油煎下會更香,快速攪拌均勻後出鍋裝碗晾涼備用。

步驟4:制作餡料。將控好水的韭菜切成碎末,放進大碗,先放入少許香油,攪拌均勻,這樣可有助於讓韭菜鎖住水分,然後再與雞蛋蝦皮碎、及少量食鹽攪拌均勻。[此步注意:因爲蝦皮有鹹度,所以加鹽的時候要適量。另外,韭菜+雞蛋+蝦皮是個很佳的搭配,而且各有各的鮮味,因此,不用再加五香粉、雞精、蠔油之類的香料,以免搶味。]

步驟5:制作面劑子。打开蓋子,會發現醒好的面呈癱軟狀,比較有筋性和粘度。這時候在案板上撒些幹面粉,再將面團放至案板上,不用揉面,只需用手將面團在幹面粉中稍團幾下,成爲一個條形,然後切成大小相同的劑子,把每個劑子用手團成圓形或者讓它們分離,不要粘在一起就行。

步驟6:制作餡餅。取其中一個劑子,因爲面非常軟,因此不用擀面杖,只用手不斷捏面劑的邊緣,將其在手中捏成一個餅皮,加些餡料,再把邊緣捏合,成爲圓形,在案板上幹面粉的幫助下用手輕輕壓扁,成爲一個餡餅坯,然後就可以上鍋烙制了。[此步注意:餅皮最好是邊緣薄中間厚,這樣在捏合時不至於漏餡。]

步驟7:烙餡餅。火上坐鍋,鍋熱後加些食用油,然後轉小火,將做好的餡餅坯放進鍋中,蓋上蓋子,小火慢燜,隔三分鐘翻次面,等餡餅二面金黃,而且在鍋中鼓起來了,就說明熟了,出鍋裝盤即可。

二、軟皮餡餅的特點:

1:這種軟皮餡餅做起來沒有什么難度,是一種懶人餡餅的制作方法,在用面團捏餅皮做餡餅的過程中有點象做手工的感覺,而且餡餅的兩面都看不到封口的痕跡,不象有些需要揉面、擀皮做出來的餡餅,在包包子似的捏合過程中總會在餅皮中間留下一個小面扣,喫起來很影響口感。

2:這種餡餅皮薄餡大,在烙制的過程中能清晰地從外皮看到裏面的餡;剛出鍋的時候,外部薄薄的餅皮又焦又脆,過一會兒,餡餅會變得特別柔軟,口感又勁道,老幼皆宜。

如果你比較發怵做餡餅,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試試,不要求揉面的三光原則,也不要求皮擀的大小薄厚一致,做起來有些隨意又隨性的,但是絲毫不會影響餡餅好喫的口感,喜歡喫餡餅的你不妨一試

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“若如初見”的感覺,但可是然而but,“不計得失、渾然忘我、樂在其中”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龜,愛生活、愛美食,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,喜歡我就~關注!~點贊!~支持我吧~-~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
標題:谷雨前後,頭刀韭菜必須喫,教你做皮薄大餡的軟皮餡餅,不揉面,只需筷子攪一攪
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196372.html